我常跟同仁說,放棄或者是離開是最容易的,但是,留下來,把事情做好,才是最重要的。
我相信很多新竹人,都有和我一樣的經驗,在年輕求學時,常跟三五好友,一起來到南寮漁港,藉著一個簡易的木梯,上到堤防,在堤防上吹海風,那個地方,就是現在的魚鱗天梯;順著風箏賽場的草坡可以讓來到這裡的朋友,悠閒的走到海邊,和家人、朋友、愛人坐在那裡,看海景、賞夕陽。
過去,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漁港都是一整片黑壓壓的柏油,樹種得也很少,漁民作業區更是凌亂,到後來,這裡的環境髒亂,也常有人來這裡偷倒垃圾,甚至有一年,還發生震驚全國的飆車族砍人事件,不只讓遊客卻步,也讓城市蒙上一層陰影。
因此,在我競選市長的時候,我提出要將這裡改造成新竹漁人碼頭,讓它做為一個觀光、休閒、與遊憩兼具的漁港,不僅漁民朋友有舒適的作業環境,更希望透過優質的公共建設,讓人重新回來。從一開始的風箏賽場、魚鱗天梯、親子沙灘、南寮大道,到今天的波光市集,確實已經帶來許多人潮,也成為在疫情過後,市民朋友、旅客休閒遊憩的地方。
過程當中,非常感謝中央的支持,以及立法委員柯建銘總召的協助,還有議會的支持,當然更感謝南寮地區的居民朋友,在改造過程當中的體諒與包容。
不過,好的建設完成之後,也需要好的維護與管理,過去,就是因為疏於管理,大家都圖自己的便利,然後便利變成了習慣,而這樣的便利、習慣造成的環境與治安問題也讓漁港沒落。
昨天發生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,有少數人,為了個人的利益,去煽動、誤導漁民朋友;整個港區的改造不只是觀光設施,還有更多像是卸貨碼頭以及漁具倉庫的提升,而在波光市集前的漁民作業區,我們已經改善完成,也讓漁民朋友也有了更舒適的作業環境。
這個漁民作業區專屬漁民朋友的車輛進出卸貨,與作業臨停使用,卸完貨、作業完成之後,車輛可以停到我們特別規劃的北側碼頭停車格。我想港區的環境不僅只是市府更是漁民朋友與遊客要來共同維護,同時交通人行上的安全也是我們的優先順位。
8月10號波光市集開始試營運,吸引了許多市民及遊客,重新進到南寮漁港,而我和市府的局、處長,也天天都到漁港,因為我們希望服務的動線、交通的引導及步行環境都更加的舒適,讓每一位來到南寮漁港的旅人,都能夠感受到新竹人熱情。
過去,我們推動許多進步的建設,像是,拆除田徑場的圍牆、騎樓順平、兒童醫院、公道三等,都面對不同的意見,甚至是不理性的攻擊,不過我和團隊都選擇留下來,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,不僅做對的事,也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。
期待大家都站在為城市長遠發展的立場上來努力,當然,我們也會持續和大家溝通、說明,但,絕對不會因為少數人惡意的攻擊、抹黑,就停下建設和改變家鄉的初衷。
放棄,從來不是我們的選項,盡力把事情做好,才是我們的責任。